起源于国外的“沸腾可乐”,近几年来不仅仅在国内高校甚至中小学人群中流行蔓延,更是受到了一些前卫的单身聚会青年的热烈追捧。在吃薄荷糖的同时喝下大量可乐饮料,那种饱胀、打嗝、冒泡的感觉,让追求新鲜的年轻人感到非常刺激,由此成为该游戏忠实的拥趸者。
可乐沸腾の原理薄荷糖+可乐=二氧化碳薄荷糖和可乐本来是两种完全独立的食品,薄荷糖偏酸性,内含糖和阿拉伯胶、结冷胶等食品添加剂;可乐为公认的碳酸饮料,含有磷酸盐和碳酸盐。
这两种食品本身没有问题,单独食用相对安全。然而,薄荷糖与可乐饮料相遇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及薄荷糖中的阿拉伯胶、结冷胶等添加剂又起到催化作用,加速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
另外,薄荷糖表面含有一种成分,会分解、破坏液体表面的张力,导致碳酸饮料中大量气体的迅速释出,从而产生剧烈的反应,爆发大量泡沫,呈现“喷涌”的“沸腾可乐”现象。
“可乐沸腾”游戏的参与者就是利用薄荷糖和可乐饮料相遇时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短时间在胃内产生的饱胀、打嗝和冒气泡,来追求刺激和挑战。
可乐沸腾の隐患薄荷糖+可乐=受伤的食管括约肌事实上,从医学角度来讲,“沸腾可乐”可能会带来诸多隐患,需要“玩家们”的高度重视。
具体而言,“沸腾可乐”的主要潜在危害出现在人体的食管括约肌上。
在人体胃的贲门和食管下段交界处,有一环形加厚的食管括约肌,正常情况下处于缩紧状态,犹如一道“安全门”。
吃下去的食物通过贲门时,由于食管自身的廓清作用和食物的重力作用,这道“安全门”会开启以确保食物通过并顺利入胃,食物通过后,“安全门”则自动关闭,确保进入胃内的食物及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不会反流到食管内而损伤食管。
在生理情况下,胃内气体过多时,气体会通过胃的贲门,“安全门”可瞬间逆向开启,以打呃、嗳气的形式排出气体,使胃内气压不至于过高而产生胃胀等不适症状。“安全门”偶尔和短时的开启,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但是,“沸腾可乐”短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胃内迅速大量积聚,胃内气压迅速升高,大量气体迅速通过贲门排放,很可能使得贲门急剧扩张导致撕裂,引起贲门撕裂综合征。因贲门和食管下段含有丰富的血管网,贲门撕裂可出现呕吐、呕血、胸骨下端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因撕裂小动脉、呕血不止而致命。
胃内短时间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贲门排出,除引起贲门撕裂外,还可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安全门”处于持续开放状态,气体挟带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向上反流,胃酸、胃蛋白酶可造成食管黏膜损伤,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出现烧心、胸痛等症状;反流物向上反流至咽喉部,通过气管吸入,还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引起痉挛性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
薄荷糖+可乐=受伤的胃此外,“沸腾可乐”还极有可能伤及胃部。因为“沸腾可乐”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得胃内气压迅速升高,极易导致胃部急剧膨胀,胃黏膜受损,引起急性胃痉挛,出现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原有胃黏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的病人,还可诱发胃穿孔或上消化道出血。
薄荷糖+可乐=二氧化碳中毒值得注意的是,当“沸腾可乐”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玩家”还有可能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症状,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并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意识障碍。
可见,“沸腾可乐”不是“勇敢者游戏”,而是一种危险游戏。因此,建议大家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时不要同时吃薄荷糖,以防发生意外。
对文章有话要说?猛戳页面底部的写评论吧!
编辑:王碧琳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fd.lyan@jtys.cn
《家庭医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生活百科】薄荷糖+可乐,你Hold得住吗?
【生活百科】梓潼朋友们,家里的床,切记不要这么摆放.
【生活百科】梓潼兄弟伙,你们知道超市里有这么多的猫腻吗?
【生活百科】在梓潼,用冰箱来做这些事,你一定不会后悔!!!
【生活百科】他们没有“痴呆”,只是回归孩子的状态~
【生活百科】手机不慎落水了怎么办?不用慌张有妙招!
【生活百科】手机号不用了你以为停机就行?看完吓出一身汗……
【生活百科】一个可乐瓶子就能种出全家人吃的豆芽!这才是安全食品!
【生活百科】ღ 16招家用绝招学会了任何人都会叫你神!
【生活百科】梓潼崽儿们,如果你非要睡前玩手机,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