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设计报道:
近日,由网易新闻主办,碧桂园及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战略合作,多家权威组织机构共同发起的年度顶级设计赛事——“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激战正酣。40强作品根据“天系、府系、星系、云系”四条赛道的分组,进行10进3的线下PK,最终决出12强进入全国总决赛,进行终极对决。
居住在中国,读懂中国,我们所选择的住宅并不是一时兴起,而确有来龙去脉,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以及健康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国总决赛开始之前,网易设计对十二强选手进行了逐一专访。透过这次对谈,走进他们独特的“设计世界”,了解他们在本次大赛中所构筑的居住理想。
作为天系赛道前三甲选手,孙士轩、夏聪&骆菲亚、杨雪军&邓璐分别以作品《置入建筑》、《流淌的时光》、《理想国》突破重围,进入决赛。关于设计、关于自己心目中的好房子,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作为一名90后设计师,孙士轩把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的这句话奉为自己的设计理念,他说,样板间的设计最终归根结底还是设计“家”,期望未来可以把设计做得更美观、更贴合人的需求。
苏州易创威利斯设计师 孙士轩
夏聪和骆菲亚表达了许多关于未来人居设计的想法:摆脱批量生产的、创造智慧、个性的,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成长”的空间才是未来人居的设计方向。他们表示,希望通过对空间的塑造打破行为方式的壁垒,从而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体验空间,成为能为别人创造幸福感的设计师。
HMD室内设计副总监 夏聪
杨雪军和邓璐描摹了自己眼中“理想国”,是让未来人居设计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他们期望借由此次大赛,“走更远的路,看更远的风景”。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总监 杨雪军
以下为专访实录:
网易设计:为什么会选择参加“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您在活动中收获到哪些?这个比赛让您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孙士轩: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设计类的比赛,首先是对样板房设计有些兴趣,而且从平面方案到效果图到演示ppt到最终落地层层筛选的这种比赛形式,不论在哪个环节,都会学到很多东西,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比赛过程中认识了很多老师,很多设计界的朋友,也看到了好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我认为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要结合业主的感受,结合他的艺术文化底蕴,打造他自己独享的作品,前提也是设计师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性需要更强。
夏聪、骆菲亚: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了这个比赛的信息,主办方网易和碧桂园以及评为各路大咖吸引了我,感觉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高级别的赛事。在这次活动中,见到了各个选手各种新奇的思路创意,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和其他选手交流,共同成长。我最看重的是比赛的线下PK环节,给了每个设计师一个阐述自己作品的机会,评委们的指点和寄语这个是比赛中很难得的。
杨雪军、邓璐:选择参加这次大赛,是因为近些年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的设计越来越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走出国门。我期待跟中国顶尖设计大师交流,也期待跟国内的设计师有更好的交流,刚好“居住在中国”这个大赛开启,报名也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通过这次设计大赛,明显感觉到新生代的设计人已经茁壮成长起来了,他们有非常大胆的创意和想法,也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基础,当然他们也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格局,吾辈需要更加努力。
网易设计: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住宅?您如何理解“未来人居设计”?
孙士轩:我觉得未来中国需要更有科技感的住宅,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业主对生活的要求甚至说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住宅。关于“未来人居设计",我理解就是足不出户便可以解决大部分生活问题的居住形式,例如医疗健康、居家办公。今年这种后疫情时代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夏聪、骆菲亚: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精装修的普及让所有的住宅都千篇一律。未来的人居设计,符合人体尺度和居住便利性只是基本的居住要求,更多的是寄托每个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方式的精神需求,定制特定人群不同的成长需求,情感需求。摆脱批量生产的、创造智慧、个性的,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成长”的空间才是未来人居的设计方向。
杨雪军、邓璐:未来人居设计我认为应该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崇尚自然美,尊重人性和情感。前面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路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经过所有的崇拜和炫耀之后,大家开始寻找和追逐新的精神世界,开始回归内心,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本质。所以这也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回归。
网易设计:您认为什么样的“样板间设计”最能够代表中国未来的居住生活?可以结合您作品中具体的一些空间功能设置、设计工艺、元素选择等等来说一下。
孙士轩:样板间的设计最终归根结底还是设计家,家是一种令人很安心很舒适的空间,因此家的氛围也是必不可缺的关键点。我觉得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我们所做的空间,都应是用来烘托家庭温馨氛围的作品。
夏聪、骆菲亚: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我们过去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普及给了我们更多应对世界变化的思路。智能化设备和空间的交互,最能够代表中国未来的居住生活。我的作品中每个卧室都有书桌,疫情来临家里每个人都具有单独隔离、办公、居住的条件;超大的镜面显示屏播放画面的场景模式,可以满足更多情趣上的需求。
杨雪军、邓璐:代表中国未来居住生活应该是有着中国文化传统又符合当下生活方式的空间,比如说传承精神,亲情温度。就像我们作品展示的那样,一个我爷爷打的家具,又经过我父亲的匠做之后,然后又放到了自己的居住空间里面,这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温度,传承,和岁月、时光精华。
网易设计: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期待成为一个怎样的设计师?
孙士轩:我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他说:“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我们将把它打造得更加坚固、实用、美观。
夏聪、骆菲亚:我觉得设计师不像艺术家,艺术家是表达自我的思想,而设计师是像裁缝一样,是服务行业。我的设计风格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更具客户的属性,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造定制化的不同的设计,是我的设计追求。我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对空间的塑造打破行为方式的壁垒,从而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体验空间。我期待我成为一个能为别人创造幸福感的设计师。
杨雪军、邓璐:我认为设计就是应该尊重时代、尊重每一个人的情感。每一个设计都是每一个个体生活需求和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人和空间完全融合,空间也和生活方式融合,一切都是为生活而作。我期待成为一个有温度、有丰富情感、热爱自然、又永远饱含热情的设计师。
网易设计:现代人都讲求自我投资,您愿意为自我提升花费多大的精力和成本?就目前的您而言,更迫切得到哪些方面的提升?
孙士轩:对设计师而言,提升自己的专业本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交一些“学费”,给自己教训。尤其是我们90后的设计,不要太把重点放在金钱上,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学你想学的东西,是这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未来何愁?
夏聪、骆菲亚:过去在世界顶级设计公司打磨经历也是我对自己投资的一部分,工作中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是我提升的最大途径。我觉得我最迫切得到提升的地方是了解并掌握市场前沿,开拓设计眼界,走在浪潮的最前端。
杨雪军、邓璐:设计师是一个需要不段学习和提升的职业,通过每一个的项目的高度投入才能不断的突破自我和成长,所以未来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做好我的每一个项目;通过不断的项目淬炼,去发掘新的世界和思想。所以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感受更多的笑容和温度就是我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
网易设计:最后,“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即,您将会做出哪些方面的准备?
孙士轩:进入决赛阶段,会更加注重我个人作品的品质,总结复赛的经验,参考评委老师的建议,继续深化我的做品,完善好每一个细节节点,在决赛阶段继续深造自己。
夏聪、骆菲亚:我们会按照评委的点评,调整我们的设计内容,针对境外设计师评委,做一些文字化的解析,以保证概念的准确展示效果。
杨雪军、邓璐:更多的我想应该是心理上的准备,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敞开了自己的窗口?接受别人的批评和不同的生活理解。是否真的准备好迎接后浪?然后跟他们一起在大海里起舞、奔腾。
相关知识
居住在中国 | 专访天系赛道三强:透过好设计构建心中的“好房子”
居住在中国 | 专访府系赛道三强:好房子要具备国人情感关怀
居住在中国 | 对话40强朱俊:用心做好每一次设计
居住在中国 | 对话40强彭轲:好设计引发居住者向内的思考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孙士轩: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唐敏:没有痕迹,是最好的设计!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孟岚清:设计就是解决居住问题
居住在中国 | 对话40强江海华:人和文化是设计的重心
居住在中国 | 对话40强丁沁:纯粹包容地做设计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刘海民:将热爱作为设计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