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老徐(微信号it6862):在我们看到盒马鲜生众多优势的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它同样还存在问题,没有把线上、线下完全打通。首先,高科技为盒马鲜生吸引眼球的同时,运行、维护成本是不得不提的一部分。其次,高科技设备与预想的不同,并不能完全达到自动化效果,如店内物流系统,物品过重会发生掉落。还有,除店内常规员工,分拣、包装、配送等都需要大量人力。同时,生鲜标准化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盒马鲜生自今年1月15日开业便备受业界关注,被认为是电商布局零售的典范。近期又爆出在上海再次布局3家门店的消息,不禁让人唏嘘,然而它真像业界传的那么神乎其神,真的会成为“吞没”现有实体店的新锐吗?
(盒马鲜生商场内部 一侧较大的入口,门前与常规店一样设置服务中心和烟酒柜台)
对于盒马鲜生,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一直怀着好奇。
前些日子,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
(盒马鲜生的另一侧入口,这里有专供盒马鲜生顾客使用的上下扶梯,下来后只有盒马鲜生一家门店)
咋一看满满都是高科技!
店招是电子的,背景能动态播放;
海报是大屏播放的,
播放海报的电子屏,比两个购物车并排放还要宽;
货架上使用的全部都是电子价签!
内部分区所用的招牌也跟店招一样,都是白色发光字,背景为动态播放的电子屏。
不得不承认,这是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在国内见到的第一家这么干的超市。
(这是物流中心上货的一个入口,店员捡完商品后,从这里挂上去运输到店外,配送人员负责打包、配送)
还有一点是不得不提的,就是盒马鲜生的店内物流。国内,店内运用这套技术的,盒马鲜生是首例。
然而这条线的运作方式真弄得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晕头转向。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顾客下单后,顾客的订单会被分配到各部门,每个部门会派出一个人挑选顾客所选商品,选完后各自挂上店内的运送设备,运送到店外,由专门人员集中打包配送。
按照目前对外宣称的,每天线上4000单,平均客单70元,这得多少人用于挑选商品啊!
(工作人员正在捡掉落在网兜里的商品)
挑选商品也就算了,还要有人观察,商品别从运送的滑轮上掉落下来。听起来有些滑稽,然而却真实发生了。在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参观的两小时内,就看到有2包商品掉进网兜。
从工作人员口中,记者得知,在滑轮上运送的商品如果超重,或者在运送路线的交叉口与另一包商品相遇就都可能掉落下来。
发现商品掉落,工作人员就需要爬梯子取下来,然(听)后(起)重(来)新(心)放(就)上(好)去(累)。
盒马鲜生对顾客承诺在其配送范围内,顾客下单后30分钟送达。如果没发现商品掉落,那要多久才能送达,当然这只是极少数情况。
(正在等待打包商品的配送人员)
我们要对盒马鲜生的配送团队有信心,毕竟是跟阿里挂钩的嘛!
然而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却得知,盒马鲜生的采购体系、物流中心、配送体系全是自己的。(恩,简直了,棒棒哒!)
(蓝色区域均为盒马鲜生金桥店半小时达的范围)
很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毕竟每天4000单,每单都要半小时送到呢。
(下午4时许,等待配送商品的配送人员)
当然盒马鲜生之所以被称为“鲜生”自然避免不了谈及生鲜产品,这也是目前电商最想吃,但最难吃到的一块肥肉。
而在这方面,比起纯电商,盒马鲜生有着绝对优势——离消费者更近。消费者可以选择在APP上用碎片化的时间下单,并在自己指定的时间内送到;也可以到店内享受购物的乐趣。购买生鲜产品后,如果真能实现30分钟送达,变质、腐烂等问题也相对较少。
(活鲜,顾客验收时,如果发现死亡,可退货)
与普通区域电商相比,盒马鲜生可以说是一炮打响,挂靠阿里巴巴一夜走红,知名度蹭蹭上升。而且只能使用支付宝支付,同样在零售业内掀起波澜。借着阿里巴巴强大气势,让消费者对其信任度提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盒马鲜生本身也在努力营造“线上、线下一个样”的消费印象。
这对于标准化产品很容易解决,对于生鲜产品来说,标准化就是电商的一个很难逾越的坑。
盒马鲜生的生鲜产品虽然都已经称量完毕,但每个包装内的产品重量不同,应付价格也不一样。在盒马生鲜APP上标注的都是每斤或者每份多少钱计算,难免出现产品或多或少的现象。
(芒果按个数打包并称量)
目前,盒马鲜生也有自己的一些解决方式。盒马鲜生线上运作方式,与其它电商一样,属于先付钱后发货的。当生鲜产品应付款与实付款不符,如果应付款>实付款,那么多余的款项也不必再支付,如果应付款<实付款,盒马鲜生将退还款项。
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不追加消费者费用,主要是因为造成应付款和实付款不符的主因是我们,多余的部分就当是给顾客的折扣。
在价格和服务方面,无论对于电商或者是实体店,盒马鲜生也都具有相对优势,商品力相当可观。盒马鲜生布局的产品品牌、价格带、功能等都很宽泛。
(货架上的饮品,包含多个功能、价格带、规格的产品)
(单矿泉水,就有从1.5元到34元的产品)
按照盒马鲜生向外界透露的数据,店铺面积4500平方米,售卖产品来自100多个国家。它们对外透露的单品数仅3000多,与龙商网&超市周刊同行的零售人表示,虽然超市内餐饮、水吧等占据一定面积,但单品应该不止这个数。
(图为单品丰富的酒类产品区)
在服务方面,盒马鲜生关注很多细节。活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如果发生死亡、变质,免费退货。另外,盒马鲜生与外租餐厅合作,只要在盒马鲜生购买的生鲜产品,加收30元加工费即可在餐厅加工食用。
(盒马鲜生外包的餐厅)
除却外包餐厅,盒马鲜生内部同样有就餐区,为消费者提供多国美食,如意大利面、日本寿司等,而这些商品都是现制现售的。而且无论是烧烤、刺身、牛排,还是熟食区都有自己的收银台。当然这里的收银台同样只能用支付宝支付。
在我们看到盒马鲜生众多优势的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它同样还存在问题,没有把线上、线下完全打通。
首先,高科技为盒马鲜生吸引眼球的同时,运行、维护成本是不得不提的一部分。
其次,高科技设备与预想的不同,并不能完全达到自动化效果,如店内物流系统,物品过重会发生掉落。
还有,除店内常规员工,分拣、包装、配送等都需要大量人力。
同时,生鲜标准化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经由《超市周刊》张侠芳编辑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
作者:张侠芳
本文转至:超市周刊
上海农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俺有田),专注精选整合源头优质生鲜蔬菜F2C(农场直供社区)并加以生鲜品质化、销售标准化、价格亲民化,打造前所未有的生鲜蔬菜购买体验,因其模式创新和巨大市场潜力一举入选2016年中国电商企业百强!在2016年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获得创新大赛中国区冠军并接受CCTV NEWS频道专访!2016年的目标:拓展合作上海100家小区和社区超市,实现销售服务额1亿5000万,创造利润500万。
预包装食品问题的坑里 ,你可曾崴过脚?
@江南老徐(微信号it6862):建议厂商加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及包装上面的管控,对于相关需求的标准证件一定要到位,以免为成后期带来的很多麻烦。建议零售商管好自身,加强价签的检查,尤其是提高对包装上面及日期的关注程度。
进入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进入后台,采购焦头烂额。
为采买,为选品?都不是。
到门店、食药局、法院等处理预包装食品产生的问题,让采购感觉如同十万头羊驼在内心奔跑,烦躁、不安,还有些不知所措!
预包装食品、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如同坟墓堆砌在办公桌的四周,都快把工作人员“活埋”起来了!
(食品安全员的办公桌)
★
因预包装食品问题产生的客诉,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里几乎每天都有发生。过去一年里北京超市发90多家门店里,要处理400多个与预包装食品有关的客诉;千里之外的鹤壁裕隆集团虽然只有9家超市门店,每年也要处理几十件这样的事情;即使只在河南高速公路上经营的便利店也逃不出预包装食品的困扰。
为什么预包装食品总发生客诉?是生厂商的原因,是零售商的原因,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如何处理预包装食品问题,才能让处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夹缝中”的零售商不再两头“得罪”?怎么做才能真正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预包装食品问题的发生?
带着心中的疑惑,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
要想解决预包装食品产生的问题,首先要理解预包装食品到底是什么?记者本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好解决的问题,毕竟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以下简称《标签通则》)都有明确的界定。
所谓预包装食品,指的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可在走访企业中,不同企业、不同人员对其却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服务区管理分公司的陈伟说:饮料、副食等,除了熟食以外,企业销售的所有定型包装的食品,都被视为预包装食品。
湖北恩施兴昊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张韦认为:预包装食品本人理解为大件或大袋购买回来通过袋子包装称重后再进行售卖的商品。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萌则告诉记者:预包装食品从我们零售业来说就是预先包装的,在包装上有统一质量和体积的标示。实际上店里有很多种,但是不涵盖计量称重食品(散称食品)的包装。如散称的小饼干等,虽然有包装也有标识,但他就是计量称重产品,因为它没有统一的质量和体积。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场面)但濮阳市绿城商贸(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的杜主任却有很多疑惑,我们预先称量好的,都用相同型号的塑料罐装上,并打上了价签的商品算不算预包装食品?
还有一些农副产品,像铁杆山药,超市以“捆”的形式进来,然后分装在厂家制作出的外包装上标有3斤或5斤的纸箱内,那么这些农副产品是否得被视为预包装产品呢?
事实上,不仅零售商,在一些城市甚至不同的区的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对预包装食品理解也不尽相同。
河南地区的一家超市就遇见过这种情况,对于同一门店、同一种散称商品超市进行包装、称量陈列后,食品药品监督局先后来的两拨人,一拨将其认定为不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另一拨人则认为这就是散称商品。
两拨监管人员分别给出了这样的理由:商品被商家预先量定,并统一包装,袋口被封死,不能随手打开,所以应为预包装产品,执行预包装食品的相关规定,否则应按照“三无产品”处理;而之所以将其认定为散称食品,是因为这些商品并不完全符合国标中“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的规定,而且商家这么做还具有防尘、防蝇功能,有助于食品安全,值得鼓励。
面对上述问题,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我们本身来讲,是想把食品安全做好,但现在我们也糊涂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搜索“预包装食品”,会发现出现的负面新闻多数与连锁超市有关,很少看到因为预包装食品出现过期、变质、无标识等问题,某个体户、菜市场、批发市场被查处的新闻。
有零售人士表示,这与我国零售市场的环境及现状有着莫大的关系。连锁超市往往分布的点多、面广,一个卖场的单品数就是成千上万,涉及的预包装食品也多;菜市场多个体工商户,每家涉及的单品要少,而且经济实力单薄,特别在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对过期食品等惩罚力度加大,对他们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他们关门歇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批发市场多数是“游商”,对执法者来说,执法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连锁超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也让他们成为职业打假人主攻的对象。“过去我们超市很少出现过期和有异物的食品。”赵萌表示,我们超市引进的产品以一线品牌为主,二线为辅,三线品牌几乎没有,过去遇见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的投诉多是变质、胀袋等,不知道为什么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消费者”在这方面投诉的频次突然增多了,超市还出现了多家门店,同一种商品同时出现异物的情况。
(放眼望去都是预包装食品)与之前相比,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如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或食品原料50000元起罚。
当预包装食品遭遇投诉,销售者就会成为消费者首当其冲要找的责任人,因为他们是从零售商这里“接过”的有问题商品。同时,零售商对所要采购的商品也有核查的责任。
因为新《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陈伟表示,如果超市内出现过多的不合格商品,那么连锁超市就要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如采购是否出现吃回扣、为降低成文一味压低供应商价格等问题。
提到查验的职责,赵萌指着几乎被各类文件、法规、各式各样预包装食品“埋”起来的超市发食品安全部门的3名员工和记者说,超市预包装食品品类太多真的有些研究不过来。
今日零售记者了解到,超市发食品安全部门的员工,不仅要查验新《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内容,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核查工作。
如有些添加剂只能在特定类别的食品中使用,拿到一个预包装食品后,工作人员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该添加剂是否允许在该商品中添加。
对于药食同源的商品,工作人员既要检查商品配料及添加剂是否在卫生部发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约87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约114种)中,又关注其是否含有保健食品禁用物品(约59种)。
进口商品的核查更是麻烦,不仅要核查是否有中文标签,还要看配料中是否有不符合我国传统食用习惯的物品,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必须经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性审查许可通过后才能进行销售。
今日零售记者了解到,销售预包装食品所涉及的法律不仅有《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还包括《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新视频原料(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药食同源目录2014等等,其中涵盖了很多专业性问题,食品安全部门的员工都需要研究、对照。
“上述内容如生产厂家有一个点没有遵照执行都会给零售商带来麻烦,”赵萌表示:作为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品种还是有限的,可有时候连字体、字号、通用名称、能量值都能标错。生产商面临的有关预包装食品安全问题相当于一个点,解决的是一种或几种食品的预包装问题,而零售商对应的则是一个面,是成千上万种预包装食品的核查。但其实生产者的专业程度又要比零售商高……
很多的话,赵萌没有说出口,但似乎一切又在不言中了。相比超市发,实际上零售业很少有企业特别设立食品安全部门,尤其是区域中小民营企业,他们的食品安全多由采购兼任,并且出了问题也是找采购部门人员解决,处于很被动的状态。
问题出来了,零售商才开始采取行动,与投诉人协商;协商不成闹到工商局、法院;工商局、法院则以劝双方协商解决为主。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企业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投诉3次,信用就会受到影响,3次以上,则停业整顿。
随着犯错成本的提高,许多企业选择与投诉人“私了”,拿钱了事。事实上,生产者、零售商中真正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衍生出职业打假人愈演愈烈的情况。
“想要解决预包装食品产生的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分清责任。”张韦的看法也得到了裕隆集团商品部负责人王红军的认同。
王红军认为,零售商每天面对那么多预包装食品,有些商品问题在引进超市时,能够发现,但因为专业度等原因,有些商品零售商根本就辨别不出来是否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是就在生产商,相关单位是否应该考虑找生产商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是零售商有权追溯生产商的问题。一线品牌、进口商品等,因为代理商、生产商都比较明确这点容易解决,但是二三线品牌甚至无线品牌或在批发市场现金直采的商品出问题后,零售商很难追溯到生产厂家。
对此,王红军表示很苦恼,一方面零售行业处于变革期,超市需要有差异化的商品,如果都是一线品牌就很难做到“差异化”;另一方面,如果不出名的商品有问题,零售商只能“默默受伤”;即使能够追溯到生产商,零售商的形象在消费者的心中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至于零售商的免责权则更难界定,因为多数情况下,零售商是拿不出证据证明问题不是在超市里产生的。
(这到底是不是预包装食品?)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零售商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呼吁各界共同努力,减少预包装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陈伟表示,消费者更多关注的还是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家有老人和孩子的消费者或者糖尿病、孕妇等特殊群体还会关心一下添加剂等,对标签上的标注格式等并没有那么在意。
所以建议生产者从居民健康的角度、方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消费者最需要的信息标注的清晰醒目,将所生产的食品适合哪一类人群食用,不适合哪一类人群食用清晰标注。
陈伟告诉今日零售记者,目前国内有些预包装食品也有标注如高糖、低糖等信息,但仍需要消费者进一步判断该商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而且一些饮料并没有标注不适合孩子引用,但其中的添加剂孩子过多食用很容易导致性早熟。如果厂商在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就清晰标注适合哪一类人群食用,适合什么时候引用,那么对社会上的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他建议标准的制定者们在制定标准之前,调研各企业的同时,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如不要纠结于产品生产日期是多少,保质期多长,可以规定企业要标注到期日期,这样消费者就不用掰着手指头数,保质期240天,其中有哪个月只有30天,哪个月31天,最后才知道哪天到期。
作为零售企业,陈伟则建议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及时将消费者的意见传达给生产企业。
张韦则建议管理部门要重视标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要广泛吸纳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强化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标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标准的跟踪评价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互享信息,提高标准执行力。建议厂商加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及包装上面的管控,对于相关需求的标准证件一定要到位,以免为成后期带来的很多麻烦。建议零售商管好自身,加强价签的检查,尤其是提高对包装上面及日期的关注程度。
赵萌建议国家卫计委在执行出台相关规定的时候,要有一个宣教的过程,给企业“喘息”的机会,多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新规定的内容厂家能不能达到,不能等到新规已经推向市场了,才发现处于过渡期的企业还有很多问题,造成人员、资源的浪费。如新的标签通则出来后,厂家已经印了半年都用不完的采用老通则的包装,最后还流向市场,造成违法、违规,然后再去稽查、罚款。建议国家出台标准后,组织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明确告诉企业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本文经由《超市周刊》张侠芳编辑
来源:今日零售
作者:张侠芳
本文转至:超市周刊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俺有田”,免费加入对接服务体系
相关知识
生死劫:盒马鲜生是“先生”还是“先烈”就看此环
【生活百科】晨起先刷牙还是先喝水?
在意生活的人,首先考虑卡萨帝!双11第一就是最好诠释
资源整合先导者 成就中胶永生全球战略
【生活贴士】吃海鲜过敏是怎么回事?
20条超赞的生活妙招,谁先知道谁先赚到!
拖地先放醋?30个生活神技能,超级实用!
拖地先放醋?30个生活神技能,你居然没一个会的!
【生活妙招】水果就烂了一个地方,吃还是扔?
【生活妙招】鸡蛋不新鲜,问问蛋黄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