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一个轮回,一段新生。
和我们相伴而行的中国设计师们,
从零起步,继而成长为设计圈的中坚力量,
并在世界立足,让全世界见证中国设计。
12年,设计师和DECO,
我们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如恩设计
郭锡恩、胡如珊
如恩设计研究室、设计共和、如恩制作创始人、建筑师、设计师
“每个项目都是独立的。有时候我们融入对商业性的理解,有时候是文化思辨,也有时加上一些幽默的元素。如恩坚持自己的美学观,也从中延伸出了对社会、文化和哲学的独特表达。”
▲No.19 People 《设计共和》
▲2006.8 No.25 Hot Place 《设计共和·生活共和》
▲2006.12 No.29 2006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餐具设计
▲2007.10 No.39 Talent 《Marcel Wanders VS Lyndon Neri 设计狂人东西对话》
▲2007.12 No.41 2007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年度设计新秀
▲2008.12 No.53 Event 《设计共和下一站》
▲2009.2 No.55 Talent 《设计无界三人行》
▲2009.7 No.60 《5周年生日寄语》
▲2010.7 No.72 IN SHANGHAI 《一场表现主义的上海恰恰》
▲2011.5 No.82 Feature 《下一站,中国》
▲2012.12 No.101 Feature 《庆生》
▲2012.12 No.101 IN SHANGHAI 《公社之家》
▲2013.6 No.107 City Beat 《食社食物串起的聚落》
▲2014.5 No.118 Be Original
▲2014.12 No.125 Happening 《科隆国际家具展X如恩设计记忆巷弄》
▲2015.2 No.127 Feature 《传承与创新》
▲2015.6 No.131 Happening 《2015 Design Milano 让设计成就城市》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2016.3 No.140 What's New 《台前幕后同质量》
▲2016.5 No.142 Special Report 《设计庆典无界新浪潮》
▲2016.7 No.144 Designer 《如恩设计十年心之所向》
海晨
海晨
陶艺品牌“海上青花”创始人兼总设计师
“我不会去做迎合顾客口味的作品,而是顾客在我这里找到适合他品味的商品。”
▲2004.8 No.1 New Talent 《海晨和她的“海上青花”》
▲2012.7 No.96 互动《8年,邀你分享》
▲2014.1 No.114 Happening 《“椅境”展览海上青花十岁了!》
蒋琼耳
蒋琼耳
高端生活设计品牌“上下”董事总经理兼艺术总监
“我想探索的是通过精湛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融合中国文化的平衡与和谐,去诠释中国式的儒雅与热情。”
▲2004.10 No.3 Designer 《琼耳中法文化混血》
▲2005.5 No.10 Exhibition 《蒋琼耳:巴黎老佛爷展卖》
▲2006.2 No.19 Exhibition 《蒋琼耳:赤墨·印象》
蒋琼耳成为和Artelano合作的第一位东方设计师,Samuel评价道,“我被她的创作活力所打动,Artelano从没和东方设计师合作过,并且是一位女性,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2007.3 No.32 Craft Works 《蒋琼耳:走出山外再造山》
▲2009.7 No.60 《5周年生日寄语》
▲2010.4 No.69 Feature 《传统重生》
▲2010.10 No.75 City Beat SHANGHAI《承上启下》
▲2010.12 No.77 2010 EDIDA 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餐器设计
▲2012.12 No.101 Exhibition 《寄情》
▲2013.11 No.112 Happening 《“上下”手工艺展你好,巴黎!》
▲2014.7 No.120增刊以爱筑家 Love Matters
▲2015.2 No.127 Feature 《传承与创新》
▲2015.10 No.135 People 《中国气质东方神韵》
陈幼坚
陈幼坚
香港设计师,获奖无数,是少数获得国际认可的华人设计师之一
▲2004.11 No.4 Designer 《陈幼坚东情西韵》
▲2010.10 No.75 10周年祝福
▲2012.11 No.100 100期祝福
▲2015.11 No.136 Hot Spot 《芬芳憩所》
▲2016.6 No.143 Travel 《香港:新不了情》
林菁
林菁
798“非”空间创始人
“‘清场’意味着‘更新’,这是每个设计师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思绪,我以这些日常的‘零碎’设计作为元素,以砖台和沙丘作为基础,装置出一个新的场。”
▲2004.12 No.5 2004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最佳餐具设计
▲2005.12 No.17 2005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年度设计新秀
▲2006.10 No.27 Art 《林菁·“清场”》
▲2006.12 No.29 2006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灯饰设计
▲2009.7 No.60 《5周年生日寄语》
▲2011.5 No.82 Feature 《下一站,中国》
宋涛
宋涛
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自造社“O Gallery”创始人
“所谓的‘无用之美’,也只是表面上的,带给你精神上的愉悦,恰恰就反映了你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需求。”
▲2005.1 No.6 《宋涛:我行我素》
▲2012.2 No.91 Feature 《温木知新》
▲2015.5 No.130 Feature 《用艺术设计生活》
侯正光
侯正光
当代中国原创实木家具设计师品牌“多少MoreLess”创始人
▲No.17 People 《侯正光:让设计“源自中国”》
▲2014.5 No.118 Be Original
陈耀光
陈耀光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及创意总监
“有自然肌理的材质我都喜欢,如同皮肤需要呼吸,装人的盒子——建筑——同样也渴望有呼吸感。”
▲2006.5 No.22 Designer 《陈耀光:给艺术设计空间》
▲2015.2 No.127 Feature 《创基金为设计的传承》
▲2016.7 No.144 Special Report 《东方哲学在米兰“站出来”》
明合文吉
徐明 & Virginie Moriette
“明合文吉”创始人、设计师
“我一直欣赏自然的设计,不做作、刻意。自然是不可知的,它拥有让你想不到,但它特别完美。就像小孩画画,能够打动你,如果一个人模仿着做一样东西,你能感觉到它的刻意,不可能被掩盖住。”
▲No.23 Designer 《明合文吉:幸福的设计生活》
▲2006.12 No.29 2006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家具设计
▲2008.10 No.51 What's New 《中式新貌》红色吊灯
▲2009.7 No.60 《5周年生日寄语》
▲2011.5 No.82 Feature 《下一站,中国》
▲2011.12 No.89 2011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最佳座椅设计
▲2014.2 No.115 2013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最佳家具设计
▲2015.5 No.130 Special ReportDESIGN SHANGHAI 2015《设计,上海还需要什么》
▲2015.7 No.132 1+1 源创时代《中式屏风现代雅颂》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马岩松
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
▲2006.10 No.27 Designer 《马岩松:给设计无线可能》
“我的母亲是搞环保的,父亲是搞无线电的,有可能是他们影响了我的设计风格。”
吕永中
吕永中
吕永中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半木原创家居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从前的工匠是‘意匠’,手工制作赋予没见家具以独立的生命,他们是工匠,更是艺术家。虽然很难再现从前的辉煌,但我依旧希望在其中寻找一些渊源,依旧向往中国文化的精髓。”
▲2007.3 No.32 Designer 《吕永中:以木为聪取半舍满》
▲2009.7 No.60 《5周年生日寄语》
▲2009.12 No.65 2009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 “年度设计新秀”
▲2010.10 No.75 Event 《2010 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设计高峰论坛》
▲2012.2 No.91 Feature 《温木知新》
▲2015.1 No.126 Special Report 《ONE WEEK IN XIAMEN 设计的价值》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琚宾
琚宾
水平线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气韵是相通的。空间中看不见的气韵是我设计追问的本质所在,气所呈现的美以及韵所表达的质,需要物理化建构的结果去依附。那么建构的核心是理念,是材料,还有对造型、灯光,包括对自然的理解,对人活动的呵护,以及对文化的回望。”
▲2007.5 No.34 Hip Hotels China 《富邦国际酒店》
▲2015.2 No.127 Feature 《创基金:为设计的传承》
▲2016.1 No.138 Be Original 《取意东方设计新创》
▲2016.7 No.144 Special Report 《东方哲学在米兰“站出来”》
梁志天
梁志天
创立梁志天建筑师有限公司、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
▲2007.9 No.38 Designer 《梁志天:与香港同成长》
▲2014.11 No.124 Feature 《为什么我们来巴黎》
▲2016.7 No. 144 Special Report 《东方哲学在米兰“站出来”》
朱小杰
朱小杰
澳珀家具公司首席设计师
“刻意去定义‘中国风味的原创设计’是没有意义的,由于环境与生活习性不同,所以就有了民族。中式元素的运用,是民族的本能和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
▲2007.10 No.39 Designer 《朱小杰:情定乌金木》
▲2014.11 No.124 Feature 《传统与设计》
王杨
王杨
YAANG品牌创始人、设计师
“品牌是一个金字塔形的东西,设计在前段,光做好设计是完全不够的。”
▲2008.3 No.44 Designer 《王杨,东西跨界》
▲2008.10 No.51 What's New 《中式新貌》回纹镂空边几
▲2011.5 No.82 Feature 《下一站,中国》
▲2013.6 No.107 Hot Spot 《卖东西,还是卖艺术生活?》
杨明洁
杨明洁
著名产品设计师,YANG DESIGN设计总监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优势(美感和特性),并避免材料本身的缺陷。”
▲2008.4 No.45 Designer 《杨明洁设计与艺术之间》
▲2011.5 No.82 Feature 《下一站,中国》
▲2013.11 No.112 Happening 《杨明洁设计发现之旅》
▲2013.12 No.113 Feature 《设计背后的灯光秀》
▲2014.12 No.115 2013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最佳餐器设计
▲2015.7 No.132 1+1 源创时代《中式屏风现代雅颂》
邵帆
邵帆
设计师、雕塑家、油画家
“一直以来我感兴趣的是艺术品实用与非实用的主题。作品多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物综合呈现出来。在中国艺术热闹的大环境中,有些艺术家选择与环境同步,而我喜欢与主流观念背道而驰,避开也是主动的选择。”
▲2008.6 No.47 People 《邵帆灵感空间》
▲2008.11 No.52 Feature 《9月上海城中展》
韩枫
韩枫
美籍华人时装设计师
▲2008.8 No.49 Inspiration 《生活是一个天堂》
张永和
张永和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
“如果把建筑浓缩成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材料、工艺、结构、空间、使用——这些问题可以带来其他各门类的设计。”
▲2009.12 No.65 2009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餐器设计
▲2013.7 No.108 Backstage 《大师捉影》
▲2016.5 No.142 Designer 《以建筑之名》
陈燕飞
陈燕飞
上海“璞素”原创品牌创始人家居、室内设计师
“我希望中式元素在我的设计中是相对隐藏的,或者说是完美融合在整体设计中的。就像一个人天生的一种气质,并不靠外在的服饰区体现,而是内发的一种气质。”
▲2009.11 No.64 Deco Club 《大师面对面》
▲2012.2 No.91 Feature 《温木知新》
▲2014.11 No.124 Special Report 《原创新中式主义》
▲2015.5 No.130 style 《东方新中式》
品物流形
张雷
品物流形(Innovo Studio)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我喜欢真实的设计,即使它带有一定的粗糙感,对我来说,那也是另一种精致。设计师品牌的设计就应该是‘由我出发’,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喜好、个性迥然不同,铁盒子及的设计才可能千变万化,才能促进中国的设计更加多样化。”
▲2011.12 No.89 2011年度ELLE DECORATION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年度设计新秀
▲2012.7 No.96 DECO Trend 《重力场》
▲2012.7 No.96 Designer 《发力成长》
▲2012.7 No.96 互动《8年,邀你分享》
▲2013.4 No.105 Feature 《米兰预演幕后探班》
▲2014.7 No.120 Be Original
▲2015.6 No.131 Happening 《2015 Design Milano 让设计成就城市》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2016.5 No.142 Travel 《杭州水光潋滟晴方好》
陈大瑞
陈大瑞
Maxmarko木美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我试图把中国元素隐藏在整体设计里,有些体现在气质上,有些体现在细节里。最好是藏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但是突然某一天,人们才回过味来,这样我的心意就达到了。”
▲2010.11 No.76 Designer 《陈大瑞:在沉淀中开花》
▲2010.12 No.77 2010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年度设计新秀”
▲2016.7 No.144 Special Report 《东方哲学在米兰“站出来”》
石大宇
石大宇
设计生活品牌“清庭”创办人兼创意总监
▲2010.12 No.77 2010 EDIDA 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揭晓最佳座椅设计
▲2012.7 No.96 互动《8年,邀你分享》
辛瑶遥
辛瑶遥
XINYAOYAO设计工作室创办人,手工艺家居设计师
“设计不能带着明确目的,不然就会产生所谓的心魔,反而做不好设计。”
▲2011.7 No.84 Feature 《亚洲设计新生代》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
孙云&沈雷
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我们讲究空间、讲究细节,用一些其实并不高级的材料来反映设计的本身、自身的价值。”
▲2012.2 No.91 Feature 《温木知新》
▲2014.12 No.125 Be Original
▲2016.5 No.142 Travel 《杭州水光潋滟晴方好》
古奇
古奇
家具、室内设计师,2010年创办家具品牌“梵几”
▲2012.2 No.91 Feature 《温木知新》
“一件实木家具可以用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传给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情感的传承。”
▲2012.9 No.98 In Beijing 《生长于野·安于室》
张周捷
张周捷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计算机是未来的趋势,当它的算法越来越强大,能生产超越人类创造力跟想象空间的一些东西。我现在主要研究的是更偏未来主义、带探索性、实验性的产品,注重对未来的解读、判断、理解。”
▲2012.4 No.93 Designer 《张周捷:数字手工艺》
▲2012.7 No.96 DECO Trend 《重力场》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2016.5 No.142 Special Report 《设计上海2016 东方妙韵》
冉祥飞
冉祥飞
“一样一生”品牌创始人
▲2013.3 No.104 Feature 《德先生赛先生》
▲2015.5 No.130 Special ReportDESIGN SHANGHAI 2015《设计,上海还需要什么》
王灏
王灏
润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师古而不泥古,学习传统固然重要,但不能被古人所迷惑。中国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系统性非常强,我们不能将文化后切成一块块割裂地去理解,就想古人说‘诗书画不分家’,它是一个整体,相互制约,并且相互沟通。”
▲2014.7 No.120 Be Original 《回归到农村去》
▲2016.1 No.138 Be Original 《取意东方设计新创》
沈宝宏
沈宝宏
中国家具设计委员会委员,深圳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U+设计机构董事长兼艺术总监,跨界设计师
“我在做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对汉唐、大宋的建筑、绘画、陶瓷等艺术作品都做了深入的研磨,我为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深深着迷,山水中的一间草庐,树影下的一张竹席,都让我为之迷恋。我一直试图将这种‘生活状态’注入当代家具的设计之中,试图用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再现中国人传统生活里的‘幸福基因’。”
▲2014.11 No.124 Special Report 《原创新中式主义》
▲2015.2 No.127 Feature 《传承与创新》
▲2015.7 No.132 Feature 《新生活运动平和·不失感性》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中国设计振声》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周宸宸
周宸宸
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工作室创始人
“最好的设计应该是无设计,自然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No.124 Be Original
▲2015.5 No.130 Special ReportDESIGN SHANGHAI 2015《设计,上海还需要什么》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中国设计振声》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2016.5 No.142 Special Report 《设计上海2016 东方妙韵》
▲2016.6 No.143 Special Report 《米兰设计周奏响无界欢乐颂》
吱音
朱晖&杨熙黎
吱音品牌联合创始人
“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传承东方元素,而不是形的传承,不是要去设计一把新的圈椅,或者一定要用榫卯结构,是借由设计的巧思,折射出东方的智慧。”
▲2015.5 No.130 Special ReportDESIGN SHANGHAI 2015《设计,上海还需要什么》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中国设计振声》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2016.5 No.142 Special Report 《设计上海2016 东方妙韵》
卢志荣
卢志荣
1ness“一方”品牌创始人、意大利CHI WING LO家具品牌创始人
“我们需要把中国人安静、谦虚和不张扬的精神带出中国,最重要的是找到东方与西方设计之间相同的地方,让彼此沟通,让双方真正意义上地理解文化与设计的共通之处。”
▲2015.7 No.132 1+1 源创时代《中式屏风现代雅颂》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东方基因之思辨》
▲2016.6 No.143 Special Report 《米兰设计周奏响无界欢乐颂》
袁媛
袁媛
ROOY如翌品牌创始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连接在一起。设计证书连接我跟这个世界的桥梁。”
▲2015.7 No.132 1+1 源创时代《中式屏风现代雅颂》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中国设计振声》
▲2016.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梁建国
梁建国
制造中创始人、北京集美组创意总监
“最能代表东方的还是道家思想。今天我们通俗点说就是禅宗思想,禅并不等同于简单,它有很深的哲学在里面,是一般自然主义思想。还有就是更深层次的一种意淫思想,发自内心但保有一份距离感。”
▲2015.11 No.136 Special Report 《东方基因之思辨》
▲2016.7 No.144 Special Report 《东方哲学在米兰“站出来”》
Benwu Studio
王鸿超、游鹏、葛炜
Benwu Studio联合创始人,2015年EDIDA中国区年度设计新锐获得者
▲2016.12 No.139 Topic 《中国原创力量 EDIDA CHINA》
编辑| Sugar 编辑助理 |陈励敏
图片| ELLEDECO往期杂志
12周年随刊新礼送给你!
丁乙&郑在东 口袋里的百万艺术!
无论设计还是生活,都应富有自由激情追求新意而无止境。翻阅《家居廊》过往十二年来近150期杂志,其中记录着无数人的成长记忆与生活掠影。下一轮是怎样?风景如何?怀着期待的心,与我们一起重新出发。
相关知识
《家居廊》12年,和中国设计师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家居廊》12年荣耀新生,设计达人一路同行!
一位法国设计师在上海演绎的法式浪漫 | 一日一家
中国设计师和国外设计师的区别, 深有同感!!
武汉设计力量助力一带一路 多名设计师斩获中国国际设计周·金尺杯大奖
一位中国当红设计师和他对这个国家的设计解读
中国新锐设计师HOT 10,他们已经成功引起了世界关注!| 中国设计力量
中国设计师们今年在米兰都“玩”出啥花样来了
12款恰到好处的走廊设计 | 图集
“设计之春”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开启2020中国设计第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