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席子,从本质上而言,他并不把自己当作一名摄影师,虽然他的摄影作品最近突然频频受人瞩目,也许是因为人们留存在记忆中的城市变得崭新而闪闪发光,而这些闪耀着财富和时代光芒的新建筑,吞噬了过往的破败,吞噬了那些在经历百年时光依然清晰可辨的雕花门柱间,流淌而过的人们曾经在此安居的气息,这个城市的历史正在消失,而人们的记忆无法找到物质实体的依托,飘荡在半空中的回忆便让人开始寻找相似的影像。 “无法用砖瓦拯救这个城市,就用像素记录这段历史。 ”这是席子写在博客中的一句话。
席子,原名席闻雷,出生在上海,但念小学之前离开,直到念高二才再次回到上海。2007年,非职业摄影师的他开始用镜头纪录上海。他几乎只拍摄1949年以前的上海老房子。他拍摄非常多上海老房子内部的照片,他说相较于建筑外观,房子内部能承载更多的生活信息。
跟席子聊完之后,我有些伤感,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些故事呈现出来。我也有一种困惑:假如上海的老房子都被拆了,那上海还是上海吗?
我只去过上海两次,对这个城市谈不上有任何感情。我开始对上海有颇多好感也是因为席子的照片。一年前,我第一次跟席子聊天,并且分享他的作品,那篇图文得到极大范围的传播,很多对上海没太多好感的人,通过席子的照片重新审视上海,并开始对这个城市产生好感。当然,爱上海的人,无论如何依旧还是爱这个城市,就像席子。
上海老房子内部,摄影:席子
上海老房子楼梯,摄影:席子
很多摄影师拍摄照片,常会把场景里的物件做一些调整,让画面在视觉上看起来更舒服一些,但席子不会这样,即便房间再怎么杂乱,他也不会进行任何改动,因为他想要还原的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下面这房子看起来貌不惊人,却曾是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杜月笙的社团的活动场所。
▲据说这房子拱门后的那间屋子曾是杜月笙的书房。席子拍摄这张照片是在2015年,当时住在这里的那家人正在吃饭,画面右下角能看到碗里的肉骨头。
▲这房子住着一位画家,席子在外面拍照,屋子的主人邀请他进去拍照,并且还给席子讲故事,后来还带他到新搬去过渡的房间,这房子以前可能是《解放日报》的办公地址,后来被改成民居。仔细看房间的顶角线,上面还有精美的雕花。
▲房子主人的父辈在民国时是企业家和慈善家,在上海拥有非常多的工厂,投资范围极广,这房子其实是他们家族的其中一处房产。说不清是家族没落了,还是时代影响,后来这房子充公过,还建过小学,被破坏过一些,但保存的还算是完整。后来这房子又被归还给原主人的子女,现在是他们自己家人在居住,不过很可能会被拆除。
▲上图中心的房子,是金廷荪的上海宅子。金廷荪是黄金荣的心腹之一,做过黄金大戏院经理。金廷荪产业涉及医院、纺织、金融、五金等。这房子质量不错,内部装饰也及其精美,不过现在已经被拆掉了。
▲寿宁路,上海最热闹的夜市之一,是吃小龙虾的好去处。这是上海有名的老街道,不过,左边沿马路是新造的仿古建筑。席子说:“这张照片是在金廷荪的宅子楼上拍摄的,这个角度以后可能就拍不到了,这房子已经被拆掉了,就没有这个高度了。就算建了新楼,也不是那个感觉了。”
▲图中间的是上海裨文女中,这是1850年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创建的第一所女子书院,同时还是宋庆龄母亲的母校。上海裨文女中旧址于2016年1月被彻底拆除。
▲这是上海东台路,这条街是一个古玩市场,专门卖一些旧货和古玩,路两边都是老房子,这条原本热闹的街市现在基本没什么人了,去年开始迁,今年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关于它的历史暂不可考,不过就是因为精美,席子颇费周折,借了梯子爬上围墙拍了这张照片,拍摄当时就已经被工地围墙围起来,准备拆掉。
▲拉都路311号。据载: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房就设在拉都路311号。虽然往日的生活痕迹已经被磨灭,但知道这房子的背后故事时,总免不得让人幻想或许这房子里曾经发生过种种传奇。而且甚至还有些羡慕住在这屋里的人,因为他们与历史产生了一种玄妙的连接。
▲通北路,海鲜排挡一条街,夏天时更加热闹。席子说:“现在这里也已经要拆了,拆了一半,还剩一半,所以以后这种热闹的场景就看不到了。”
▲这栋不起眼的老房子,叫“海乃家”,席子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里面还住了很多人。上个月,“海乃家”住户已经搬迁完毕,并且准备拆掉。在拆迁工作进行不久,作家陈丹燕发布信息“虹口区正在拆除日本慰安所海乃家旧址,不应该”,原来这里是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日军慰安所。因为日本一直想要否定和掩盖慰安妇这一事实,而这里就是证据之一。因为新闻闹大了,拆迁工作进行到一半,被拆得七零八落时,停了下来。
▲这是上海的安庆路,席子从07年开始拍摄这个地方,这是上海非常热闹的老街区。“去年夏天去人还很多,现在去,弄堂里面已经没人了,人都迁走了,现在还没拆完,但是是准备要拆掉大部分。”
▲以上照片皆拍摄于上海董家渡。董家渡是上海开埠之后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里面有上海最早期的天主教堂。董家渡曾是老上海各种商贩店铺聚集之地。董家渡现在基本上被拆光了,只剩下一两栋房子在那里。现在搜索董家渡,第一页就能出现:“上海董家渡300亿地王”、“董家渡地王开工”等新闻。
▲关于董家渡的照片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有一个网友给席子留言,说董家渡的其中一张照片最右边有水印的地方是他家的老房子,现在已经拆掉了,问席子是不是能送一张没有水印的照片给他留作纪念。席子打印了几张照片邮寄给他,他还回送了一些礼物给席子。这照片拍摄于2011年,原本这房子并不是白色,“原来这个房子还挺好看的,后来粉刷成了白色,特别难看”。
▲之所以说有些伤感,就是因为跟席子聊天时,我随意看到某张照片,并且问他照片背后的故事时,说到最后都会听到“这个地方已经被拆掉”或“这地方已经准备被拆”,这话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我后来开玩笑说,干脆做一个上海被拆掉老房子合辑好了。席子说,他个人希望对这个事情保持中立的态度,他只是想多做纪录,而不是去做过多评价。至于最早他怎么想到要给上海拍照片,也是因为曾经路过上海一栋老房子,觉得很美,想说哪天拿着相机去给这房子拍张照片吧。但下次拿着相机再去时,那整片地都已经被夷为平地。从2007年开始给上海拍照片,拍到现在,他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给上海老房子拍摄“遗像”的人。
上海,摄影:席子
我刚刚想到,其实上海那些老房子也算是幸福的,至少有席子给拍摄“遗像”,给了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明,拿着这些照片还能追究些背后的故事出来。而中国其他城市那些携带着故事、携带着历史的建筑,都是那样悄无声息地没了,淹没在时代滚滚的洪流里。
这三张照片选自席子《Excavator of Shanghai》系列。“这是一个挖掘机的黄金时代” ,席子在某次演讲中说,“一些建筑可能本来的结构还是不错,但因为没有合理利用或者居住密度过大,就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这也是我觉得上海很多老建筑没办法得以保护的很大一个原因。不是说这些建筑本身有问题,而是没有被好好的管理、利用和改造。” 这段话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法国、日本、美国、英国等等国家的很多老房子至今都还在居住,而席子拍摄的很多上海老房子却看起来那么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咔啪》创刊于2009年,是中国首本先锋摄影器材评测杂志。内容援引自日本著名的摄影杂志《CAPA》,加上原创采编内容,海量严谨评测,实用技法和轻松有趣的内容,让摄影爱好者每月期待,是国内权威的摄影杂志期刊之一。
对于读者来说,《咔啪》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技巧杂志,更是一部追求生活品质、与生活完美结合的“摄影圣经”。
《咔啪》一直在用独特的视角讲述摄影的故事。
《咔啪》APP现已上线!
苹果用户请前往 App Store,
安卓用户请前往360安全市场,
搜索关键词“咔啪”,下载《咔啪》APP。
无限精彩,尽在咔啪!
搜索微信号:CAPA_Photo
或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相关知识
一边在拍,一边在拆
西湖边一豪宅被拍卖 起拍价1千万引发超2万次围观
2万多镑家旁边买了块地 建成花园却要求拆除
西湖边一间豪宅起拍价1千多万 引发2万多次围观!
住在海边。98平无拘束的家
创意产品无处不在,即便在忙乱的厨房中,也不妨碍一边享受生活,一边体验乐趣。一起来看看这些德国新出的厨房创意小工具!
为客人引路应走在哪边 |每天一个好习惯
这边风景独好!书房是在窗边还是阁楼?
明年的待完成清单:在海边租个家,和他一起布置
在边柜上面放什么,才能显逼格?